該文發表于《中外景觀》2012/02 38期 原文為效果圖現替實景圖 項目名稱:鷹潭市濱江公園二期工程 項目面積:23公頃 2.7公里濱水帶 工程投資:1.2億元 建設單位:鷹潭市公共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上海浦東建筑設計院都市空間設計所 上海選泉建筑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獲獎:第一名中標 2012上海優秀工程咨詢三等獎 規劃設計:林選泉團隊 設計時間:2008.12 -2011.4 竣工時間:2012.3
一、公園背景 鷹潭市濱江公園(二期)總面積23公頃,江岸線全長2.7公里,位于鷹潭市中心城區內信江南岸,南接沿江大道,自西向東分別連接鷹潭公園、東湖公園、梅園公園,總體形成“濱江大公園”的格局(圖1),與正在開發建設中的夏埠新區遙相呼應,共同構成“一江兩岸、一帶三園”的信江兩岸綠色生態景觀環境(圖2)。
(圖2)
二、規劃前瞻性 城市濱水區是產生城市空間特征,從而形成城市特有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濱水區也是釋放自我、親近自然的場所。所以,歷來都是城市商業地產開發的“兵家”競爭之地。鷹潭市政府具有前瞻性的舉措在于,在對該公園原址――老碼頭棚戶區花費約2億元動遷了987戶居民后,并沒有成為商業地產(土地價值約8億元)開發之地,而是“還湖岸于人民,還綠于人民”,將之建設成一個大型的城市濱江開放公園(圖3),
(圖3) 并且在這個基礎之上,取消沿江大道延伸段,將公園作為一個整體設計,并對周邊的林蔭路進行拓寬,以解決周邊交通與居民的可達性問題(圖4)。在城市建設之初,就已經遠瞻性的將環境優美的濱江地段保留下來,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自然基礎。這也給設計帶來了充分的發揮空間,以盡最大的能力來滿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圖4)
三、公園定位 濱江公園二期工程設計總體定位為沿江休閑開放空間軸、城市綠色生態廊道、濱水景觀文化走廊。沿江休閑開放空間主軸將融匯文化、休閑、觀光、健身、旅游等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彰顯“以人為本”。綠色生態廊道,形成聯系鷹潭公園、東湖公園、梅園公園三顆明珠的紐帶。濱水景觀文化走廊,彰顯城市歷史文化特色,突出道都的文化底蘊(圖5)。
(圖5)
四、設計理念 鷹潭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鷹潭被稱為中國道都,道教的洞天福地。濱江公園的設計理念受到道教文化的啟發,提煉出“自然之道”的設計理念,以“道法自然”的生態觀和“陰陽哲學”的平衡觀,努力營造人工與自然相融合的濱水生態景觀。場地整體形態構思源自道家思想物化形態的代表——拂塵,反映道家柔中可剛的思想,景觀形態剛柔并濟從南到北實現人工向自然的逐漸演化和過渡。公園功能上分為老碼頭文化區、濱水活動區、公園游覽區、江灘生態區這四大部分,并通過“理水之道、控溫之道、植綠之道、造景之道”來讓“江、岸、城、人”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最終建設濱水景觀文化走廊、建立沿江休閑開放空間軸、構筑城市綠色生態廊道(圖6)。 (圖6) 設計“自然之道”這一設計理念受到道教文化的啟發,但是這種啟發不能僅僅提留在關注道教文化的表層,而是將這種文化精髓物化成空間載體,體現在場地設計中,順應原有場地特征,公園原有南部是老碼頭棚戶區,而到了北部則留有一定的灘涂地,設計總體風格體現了人工與自然的融合,景觀形態剛柔并濟,從南到北實現了由人工向自然的逐漸演化和過渡,南段以硬質的人工化景觀為主,北段以軟質的自然景觀為主,表達了對地形以及原有植被的尊重(圖7)。
(圖7)
(圖8)
利用連續的濱江步行道作為沿江觀景走廊(圖8),走廊串聯濱江綠帶若干重要景觀視點,視點的觀景視線有收有放,做到步移景異,觀景序列跌宕起伏,營造出豐富的景觀效果(圖9)。
(圖9)
濱江公園空間設計即強調動靜結合,有便于集會活動的老碼頭文化廣場、火車頭文化廣場、慶典廣場、親水廣場、橋頭廣場活動的老年活動場、兒童游樂園、康體廣場、,戲水池,也有安靜的觀景平臺,林蔭廣場。游客在不同性格的空間中體驗不同的活動氛圍。開敞空間,私密空間與半私密空間相互穿插,滿足人們不同行為活動的需要(圖10)。
(圖10) 公園設計運用一系列生態技術手段(圖11),發揮濱江水陸過渡空間的生態服務功能,景觀形態模仿自然,展現原生態的濱江景觀風貌(圖12)。
(圖11)
(圖12)
六、設計特色 1)城市文脈繼承發展,場地寫意體現 文脈表達更好方式應該是對原有城市風貌的保護與延續發展,但在當下,大拆大建已經使之舉步維艱。所以對文脈的表現,除了保留場地中原有的大樹、部分原有的臺階和碼頭,對沿江民房拆遷后廢棄建筑材料適當進行回收利用,以保存城市文化記憶外,我們采取了一種以意取勝的方法,通過將這種文脈物化到鷹潭風情園的傳統院落建筑設計(圖13), (圖13)
以古典建筑構架為原型,融入現代工業材料,并通過對表皮肌理的細節刻畫,以及對鷹潭本土特色的“街巷”空間的現代表達。這種意念的更高層次的表達是,設計中以山之園、水之園、道之園、銅之園四個小的概念主題園的形式結合標識說明抽象表達以山、水、道、銅為代表的鷹潭地理和人文印象(圖14)。
(圖14)
(圖15)
2)場地現狀高差處理,設計順勢而為 盡管對于高差的處理,在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水利工程師已經用鋼筋鐵墻表達了“人定勝天”的精神力量。但是出于對道教文化的“無為”思想以及當代的生態理念的推崇,針對場地現狀高差較大,景觀設計師采取充分尊重場地原有地形,設計融入“無為”思想,摒棄大開大挖,重整場地地形,而是順勢而為,面對十幾米高差的江岸,依據原棚戶區有機形成的三層“臺地式”地形(圖15),
(圖16)
并加以景觀化的處理,以“隱”的方式來處理防洪問題(圖16-17),以保證最大程度的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圖17) 在設計中考慮將場地北段已有防洪墻予以保留,并通過適當的綠化裝飾和景觀處理,成為公園景觀的組成部分。場地南段防洪墻尚未建設,設計結合公園擋土墻,設置多級防洪墻,將防洪設計融合進入場地的景觀設計當中,協調好城市防洪和市民親水活動需要的矛盾(圖18)。
(圖18)
3)營造親水活動空間,濱水回歸人本。 城市必然回歸到人本的思想,尊重人的游憩對空間的需求。將原來延伸到公園中的濱江大道取消,使之成為城市公園的一部分,并因此而增加了當地的風情建筑,老年運動場地。并且根據人的行為需求,大小空間穿插,即有老年人聚會的大廣場,又有休閑歇息的街巷小尺度空間。 濱水高差的景觀化處理,標高由江邊向濱江大道逐層增高,通過臺階,草坡,擋墻等多種處理手段對場地高差進行景觀處理,塑造了豐富而有趣味的豎向景觀空間,解決了場地高低空間之間的交通聯系,并滿足親水活動的要(圖20-21)。
(圖20)
(圖21) 結合信江鷹潭段的水文資料公園內永久性建筑置于場地防洪高程之上,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營造濱水景觀,盡量保證人們的親水性需求。
七、特色景區構建 濱江公園共分為老碼頭文化區、公園景觀區、江灘生態區三個功能區,其中最具特色與文脈表達的是:老碼頭風情街、火車頭廣場、鷹潭風情園 老碼頭文化區位于公園南段,將濱江公園與老鷹潭公園相聯系,形成一條完整的濱江公共綠帶??臻g核心是建構了“老碼頭風情街”與“老碼頭文化廣場(圖22-24)。 (圖22)
(圖23)
(圖24)
江灘生態區位于濱江公園的北段,南接濱水活動區,現狀是狹長的江灘地。沿濱江的步行道路與群落豐富的綠化空間共同構成景觀軸線體系(圖25)。 (圖25) 設計中保留原有長勢良好的植物并充分考慮區域的生態內涵,用生態技術恢復河岸的自然的生態群落,建立集生態、展示、游覽等功能于一體的景觀體系(圖26)。
(圖26)
局部以水與道路的形式分割若干個河岸島嶼,通過不同的植物構件使每個半島能夠具有自己的群落與生態特色。 公園景觀區位于公園中段,為市民、游客創造出良好的游憩休閑場所和舒適健康的社會交往空間,為城市提供有效的“氧氣庫”和藝術展示空間(圖27-28)。
(圖27)
(圖28)
主體結構由兩根軸線組成,一個是體現傳統空間形式的“鷹潭風情園” (圖29-30), (圖29)
(圖30)
軸線內穿插了“山之園、水之園、銅之園、道之園”四大主題園。一個是具有現代空間形式的“現代景觀軸”,這兩個傳統與現代軸線交織對比,達到傳統和現代的融合與統一。環繞全園的步行道為交通主框架,蜿蜒的步道與旱溪(圖28)穿插其間。
主園路貫穿石、水、林、島,于其沿線組織出不同的生態、人文景觀,隨草地、路的轉折處設置各具特色的節點(圖31-33),讓活動休憩場所與不同的自然環境完全融合。 (圖31)
(圖32)
(圖33)
濱江公園(二期)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了鷹潭市綠地系統結構,尤其是極大的改善鷹潭市老城區的環境和景觀面貌,并且擴展了居民日常休閑游憩活動的空間,就近為老城區居民提供了一處良好的活動場所。同時,公園建設所帶來的城市環境的改善可進一步提升周邊城區經濟的發展和地價的提升,因而對于鷹潭市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實現“一江兩岸”跨越式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